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

改變拼未來

五都選舉,大台中市以「改變(CHANGE)拼未來」為競選活動主軸。當年歐巴馬競選美國總統的口號「CHANGE」,簡單有力,吸引廣泛民心思變的選民。台灣的選舉能不能複製「CHANGE」的吸引力,要看選民的覺醒和意志。

城市風貌的改變,和主政者的遠見及行動力息息相關。台北市,或許是台灣的第一變,出現在半世紀前無黨籍的高玉樹當選台北市長之後。高玉樹為台北市的人行道鋪上了紅色金錢磚,開闢了仁愛路和敦化路兩條幹道,成為今日台北市代表性的林蔭大道,奠定首都的格局。

司馬遼太郎《街道漫步 台灣紀行》書裡有一篇「高低不平的騎樓」,引述台北人說「是蔣介石來後,把這種人人只顧自己的惡習帶進來的」。台灣到處是這種危機四伏的走路環境,要力行紀政女士倡導的「日行萬步」健康計劃,小市民不得不要非常小心。其實市長的政績好不好,市民走路就知道,高玉樹抓到了重點。

1981年宜蘭的黨外陳定南當選縣長,終結國民黨在宜蘭縣執政四十年的局面,也開啟了連續24年的綠色執政。陳定南有遠見也有勇氣,拒絕台灣「經營之神」王永慶的六輕在宜蘭建廠。冬山河、宜蘭及羅東運動公園等重大建設,改變了宜蘭縣的地貌。



台北縣的改變,從1989年尤清當選台北縣長,即開始有計畫的清理淡水河及上游大漢溪沿岸堆積數十年的垃圾山,雖然八年後尤清下台時聲望不高,但是清理和美化河岸的持續建設,蘇貞昌繼任兩任台北縣縣長即大放異彩,兩岸對照,台北超越台北,不是沒道理。

歷經數任官派直轄市長之後,台北市政遭遇瓶頸。1994年陳水扁當選了首屆民選的台北市長,啟動另一波台北市的改造,設置公車專用道,第一條捷運開始運轉,戶政事務所改變服務態度,令人耳目一新。陳水扁四年任期開啟台灣台北的捷運時代,馬特拉不拉,陳水扁開始拉。延續相同的交通建設,到馬英九手上,忠孝西路和羅斯福路的公車專用道卻留下敗筆,捷運木柵線延長為文湖線又經常讓捷運乘客感到不舒服。

南方二都的改變也令人印象深刻。台南市成為台灣的「京都」,以火車站為中心的都市發展均衡,台灣的歷史記憶得到保存。港都高雄市的蛻變自謝長廷當選市長開始,直到去年主辦世運,高雄市「醜小鴨變天鵝」。

的確,改變才有機會、才有未來,改變,讓一切都不一樣。

2010年11月13日 星期六

胡志強作戲空

台灣諺語說:「作戲空、看戲憨」,勸看戲的人不要太認真,不過也順便虧了演戲的人。台中市長胡志強充分利用職權之便,兩屆任期九年來,喜歡登台變裝扮演戲劇性或新聞性的腳色,或許「博君一笑」能紓解台中市民的苦悶?也可能藉此迴避執行力不佳的指責。

善變的男人胡志強變裝成癖,變男變女變變變,一路走來,曾經變裝成超人、怕罰落地、魔鬼班長、杜蘭朵、中醫師、胡奶奶、智利工頭…最近的Hu’s Girls文宣廣告,胡市長又把自己當作霹靂嬌蛙的查理。將來胡志強還會變什麼角色是個未知數,比較肯定的,大概不會變成勝任其職的大台中市長。「老狗變不出新把戲」的說法未必正確,老市長的戲路寬廣,拍個烏龍茶的廣告,扮演開喜婆婆也沒問題。

胡志強可以向台北市長郝龍斌炫耀一下台中市的政績,古根漢蓋不成,好歹也變成了新市政大樓,「種匏仔變菜瓜」至少還有菜瓜自己享用。台北市的龐畢度跳票也沒關係,如何「種匏仔變菜瓜」,花博、菜博主持人郝市長應該請教一下胡老前輩。台中新市政大樓裝有號稱亞洲最大的LED電視牆,公器私用來做置入性行銷,電視牆淪為胡志強的競選看板。

LED電視牆幫忙美化胡志強的政績,放煙火如燒王船、放水燈,市政無建設,軸線倒轉,東西失衡。原來當台中市長已經力不從心,如今台中縣市合併,轄區包山包海,選民還是擔心胡志強過勞。一般市民在台中港路一、二段徒步走一回就危機四伏,幹道沒路燈,晚上路邊照明靠八大行業及太陽餅的店家,台中市的地下通道及黑暗的人行道都可能是治安死角。新市政府、議會、警察局的四周圍繞著燈紅酒綠,黑白兩道橋事情更方便,未來這個地區會不會成為八大營運總部,有待新台中市民的抉擇。



變來變去的胡志強在台中市虛耗了九年,重大市政建設擺爛,台中市民有幾個九年可以任他揮霍?再給他四年,會做好一條捷運嗎?會蓋出一個會展中心嗎?原來的台中市就已經不堪檢驗,再交給胡志強一個台中縣,未來四年實在無法想像。胡志強好像康樂股長而不是風紀股長,更非胡班長或脫困的鄂蘇亞。想要七十二變的胡志強,把自己變裝為齊天大聖孫悟空,沒有千里眼,老潑猴也要戴眼鏡!



說來說去,意圖使人不當選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