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

豎琴音樂劇場《河》



今年二二八紀念音樂會給觀眾特殊的視聽體驗,淡淡的懷舊鄉愁,如同品味一壺溫熱適中的凍頂烏龍茶,隨時散發的香氣及回甘,從豎琴為主軸的音樂劇演出當中,緩緩釋放。

串場的三位青年踢踏舞者各自出發去排舞,用不同的交通方式,在不同的水岸流域,在不同的時光隧道,各自閱歷不一樣的台北,期間唯一的共同溝通是現代科技的手機。幾段精彩的踢踏獨舞到三人共舞,隨著豎琴音樂帶出,進入台北多樣的水域場景,如溪流匯集成河川。豎琴音樂家解瑄製作演出的《河》音樂劇場中,跨界混搭豎琴獨奏、雙重奏,以及南管音樂、箜篌三味線、傳統打擊樂足鼓、原住民吟唱及爵士藍調演唱,展現台灣文化面貌之多樣性及豐富的文化底蘊。

由粉月亮音樂劇場主辦,慈林教育基金會、台北建成扶輪社共同主辦的豎琴音樂劇場《河》,創意演出,讓音樂與歷史都不沉悶。演出緣起引述詩人李敏勇為《河》所下的美麗詮釋與註腳:

歷史之河,也是生命之河,
流著悲愴和希望。
228,是歷史的印記,也可以是生命的印記。
以音樂回顧,以音樂凝視,以音樂撫慰,
以樂音追索歷史與生命的行跡,並描繪心的新願景。

歷史未曾遠離,記憶可能逐漸淡去。從豎琴演奏開場到終場的「懷念」歌聲,穿越時空的音樂對話,皆輕撫著歷史傷痛。「生命之河不管流至何方,你是我最初的源頭,也是永遠的依歸。」豎琴家、製作人解瑄如是說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