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

城市旅遊看電影

看電影,不是城市旅遊的主要目的,但可以是有趣的插曲。參加旅遊團,導遊大概不會帶團員去看電影,只有自由行的背包客有這個自由選項,不用計劃,不用訂票,可隨性而看。

我第一次到美國旅遊是在1978年,年份記得清楚,因為看了當年首輪的名片。抵達西雅圖的第二天,我就自己搭公車,從郊外到市區內看電影「越戰獵鹿人」,初次融入美式生活。當年台灣的電影上映和美國首映的時間有相當的「時差」,有時因畫面不宜而被剪片,能看一部完整的影片又是先睹為快,難免興奮。
1979第二次到美國紐約,和表弟一起去看音樂劇改編的Hair,有不少全裸演出的鏡頭,若在台灣上映,鐵定慘遭電剪,殘缺不全。

有一年去馬尼拉,正好碰到颱風,被困在旅館內,只好走到隔壁的百貨商場內的電影院看菲律賓電影,只是消遣時間,看什麼電影已不復記憶。
最近去香港度過一個周末,街道悶熱,只好在國際金融中心(IFC)內繞圈圈,適當時間,買張票進去電影院內休息吹冷氣,雖然看的電影有點幼稚無聊。

1994年到瑞典開會之前,途經荷蘭,在阿姆斯特丹林布蘭公園附近的電影院看黑色追擊令(Pulp fiction)。雖然已經看過這部層次複雜的電影,為了體驗在地生活,重看一次也無妨。片長不到兩小時,卻有中場休息,原來是讓觀眾外出抽菸或喝啤酒。
斯德哥爾摩主場會議之後,下個行程到烏梅歐(Umeå)小鎮參加衛星會議,會場就借用電影院,這家大學城的電影院只在晚上放映電影,白天可出借開會。應隨行眷屬的要求,電影院的經理播放一部電影招待,讓一群VIP觀眾感受當時全歐洲最新的THX音響設備。


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兩旁高檔名店無數,來回走一趟也有數公里,大道兩旁各有電影院,走到腳腿痠軟時,選一部特別的電影進去電影院中歇腳欣賞,休息之後還可再走更遠的路。塞納河左岸,沿著巴比倫路(Rue de Babylone)走向傷兵院(Invalide)途中,有一家可愛的寶塔小戲院 (La Pagode),應該是巴黎市區內最有趣的電影院。原來這是一棟1896年一位百貨公司老闆送給妻子的東方建築,有中式庭院,大門兩邊有一對石獅及對聯曰:「民才創設華堂不越五旬復舊,主智肇開宇宙雖經千載維新」。原建築內的舞廳,在1930年代改為電影院,經過幾度更換老闆及改建,目前有兩廳院放映藝術電影。身分是觀光客的我們,穿著較隨便,反觀在地觀眾,巴黎的阿公阿嬤都盛裝來看電影,和電影院內的華麗互相輝映。

去年首次旅遊澳洲布里斯本,我們在行人徒步街上來回數趟之後,很驚喜的在皇后街購物中心(Queen Street Mall)發現了一家古色古香的電影院-The Regent。建於1929年,有入口的長廊咖啡、華麗大廳、酒吧、燈飾。很慶幸的,我們連續兩天各看一場電影,親身體驗這家歷史性電影院的聲光及氣氛。滿80周年的老戲院,不敵經濟壓力,終於在今年關閉,原址要改建為辦公大樓。關門前放映的懷舊電影是1942年的北非諜影(Casablanca) ,讓無數影迷唏噓嘆息。

“Play it once, Sam. For old times’ sake.”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