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

《父後七日》的零點六度分離

台灣人的喪葬禮俗、就是非常台灣的繁文縟節。

1933年,日本警察鈴木清一郎的觀察研究–「台灣舊慣習俗信仰」(馮作民譯),其中有關台灣人的喪祭習俗,共記載64節,大致反映百年前台灣漢人繁瑣的喪葬禮俗樣貌。蔣渭水先生於1931年大眾葬的紀錄片又呈現不同的風貌,異於常民的葬禮場面。演變再演變,台灣人的喪葬禮俗,因時因地制宜,離都市越遠,傳統元素多,變造創新也多,電子琴花車堪為代表。鄉下地方,要時間有時間,要空間有空間,要人手有人手,喪禮馬虎不得。人一過世,立即啟動家族及社群網絡。訃聞上詳列親人名單,族繁不及備載,告知姻親戚友鄉學寅世。累積到出山之日,致哀者和祭弔者簽名簿,如同往生者及家屬的臉書(Facebook)。

台灣人的喪葬禮俗,要簡單,不簡單。就怕不隆重、不莊嚴,低調不行、不行低調。左鄰右舍、親戚朋友皆可能是指導單位。陽世報恩人,眾生平等,院士、院長、博士、教授、諾貝爾獎、總經理、董事長,放低身段、放空自己、行禮如儀。師公、道士、土公、司儀,說拜就拜,說跪要跪,一叩首、二叩首、三叩首… 現在還有長腿禮生,以超越優雅的手勢指揮若定,準沒有差錯。

小時候看過做功德時師公、道士的雜技表演,這種節目是否已經失傳?頭七到七七(頭旬到七旬),現在可壓縮辦理,精簡不少。功德壇,例行祭拜之外,整日誦經、念經外加「唱經」,還有電子琴伴奏,鍵盤黑白相間,Ebony and Ivory? 「唱經」曲調ABA,輪旋或卡農、慢板或快板、漸強或漸弱、反覆三次或數次,可配狐步或倫巴,結尾恰恰恰。「唱經」伴奏時而飄出手風琴之音,頗有地中海或愛琴海之風。

《父後七日》的場景、情節和人物和我們如此貼近,台灣人的喪禮如全民文化劇場,人人有機會加入演出。記得《齊瓦哥醫生》以母親的葬禮開場,《教父》、《悲情城市》也有喪葬場景。日片當中以葬禮為主題的電影,前有伊丹十三的《葬禮》,去年的《送行者》感動無數觀眾,但是從未有台灣人的喪禮電影如此接近我們。

《父後七日》的後勤支援,人稱阿平的鄉親詹董,從事葬儀社20年,目前兼營安養院。葬儀社和安養院共用一部交通車,兩個角色和平共處,大家相安無事。不少鄉親找他辦喪事,客群當中有我的學長學妹的父母親。可以信任的禮儀社非常重要,畢竟忌中喪家可能六神無主,比價和議價能力已經不如台北市政府。家近田尾,無數鮮花布置的式場宛如小型花博,保證是產地價格。

參考閱讀:(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0/new/aug/1/today-article1.htm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